一、總 則
(一)編製目的
為提高我校處置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學、有效🖌、反應迅速的應急工作機製🤵🏻,確保重要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實體安全、運行安全和數據安全,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信息資產安全,特製定本預案👳♀️。
(二)編製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製定本預案。
(三)分類分級
本預案所稱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是指我校信息系統突然遭受不可預知外力的破壞🌙🥚、毀損、故障,發生對國家、社會👨👨👧、公眾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1.事件分類
根據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性質、機理和發生過程,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自然災害。指地震、臺風🕗💂🏻♀️、雷電、火災♻、洪水等引起的網絡與信息系統的損壞🧑🏼🌾。
(2)事故災難⇾。指電力中斷、網絡損壞或是軟件👨🏻⚖️、硬件設備故障等引起的網絡與信息系統的損壞。
(3)人為破壞🐠🙆♀️。指人為破壞網絡線路、通信設施👉🏻,黑客攻擊、病毒攻擊🚜、恐怖襲擊等引起的網絡與信息系統的損壞。
2.事件分級
根據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1)I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重要網絡與信息系統發生全局大規模癱瘓,事態發展超出我校的控製能力,需要由上級主管單位協調解決,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的信息安全突發事件。
(2)Ⅲ級(較大)。某一部分的重要網絡與信息系統癱瘓,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損害🐋,但在我校控製之內的信息安全突發事件。
(3)Ⅳ級(一般)🏄🏽💁🏻♀️。重要網絡與信息系統使用效率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益有一定影響,但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安全突發事件。
(四)適用範圍
本預案是我校網絡與信息安全的專項預案,適用於本校發生或可能導致發生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五)工作原則
1.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立足安全防護,加強預警,重點保護基礎信息網絡和關系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社會穩定的重要信息系統,從預防、監控、應急處理、應急保障和打擊犯罪等環節🧑🏻🎨,在法律、管理👳🏼♂️、技術👨🏿🦳、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種措施🪆,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構築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2.提高素質,快速反應。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業人員的作用,在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發生時,按照快速反應機製☸️,及時獲取充分而準確的信息,跟蹤研判,果斷決策,迅速處置,最大程度地減少危害和影響👨🏽🦰。
3.以人為本🤌🏼,減少損害。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及時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共財產、信息資產遭受損失⛴。
4.加強管理,分級負責。按照 “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安全責任製及聯動工作機製🗻🪒。根據部門職能𓀂,各司其職,加強部門間協調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應急處置工作的管理職責🧛🏽♂️。
5.定期演練🚣🏼♂️,常備不懈。加強技術儲備✤,規範應急處置措施與操作流程,定期進行預案演練🫃🏻,確保應急預案切實有效,實現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科學化、程序化與規範化。
二、組織指揮機構與職責
(一)組織體系
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理工作由意昂注册黨委領導🙋🏽♂️🏰,黨辦、院辦和信息辦共同負責執行🙎🏻♀️。
(二)工作職責
1.研究製訂我校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的規劃🌛、計劃和政策,協調推進我校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機製和工作體系建設。
2.發生I級👚、Ⅱ級、Ⅲ級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後,決定啟動本預案🚃,組織應急處置工作🤏🏻。如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屬於I級、Ⅱ級的👩🏼⚖️,向教委有關部門通報並協調上級有關部門配合處理🐹🙎🏼。
3.研究提出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機製建設規劃👲🏻,檢查、指導和督促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機製建設。指導督促重要信息系統應急預案的修訂和完善,檢查落實預案執行情況。
4.指導應對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科學研究、預案演習、宣傳培訓💅🏿,督促應急保障體系建設。
5.及時收集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相關信息,分析重要信息並提出處置建議。對可能演變為I級🧘🏼♀️、Ⅱ級🕷、Ⅲ級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應及時向校領導提出啟動本預案的建議👷🏼♂️🏤。
6.負責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支持,參與重要信息的研判、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調查和總結評估工作,進行應急處置工作。
三、監測、預警和先期處置
(一)信息監測與報告
1.要進一步完善各重要信息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監測、預測🦷、預警製度。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加強對各類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和可能引發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有關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斷和持續監測🙇🏽。當發生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時,在按規定向有關部門報告的同時🔹,按緊急信息報送的規定及時向校領導匯報。初次報告最遲不得超過4小時🙇🏿♀️🧙🏻♂️,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實行態勢進程報告和日報告製度🙋♀️。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信息來源、影響範圍、事件性質、事件發展趨勢和采取的措施等👚🧚🏼。
2.重要信息系統管理人員應確立2個以上的即時聯系方式👩🏿✈️,避免因信息網絡突發事件發生後,必要的信息通報與指揮協調通信渠道中斷。
3.信息安全定期匯報。每月應向教委信息中心報告我校網絡與信息安全自查工作進展情況👸🏿❇️:
(1)惡意人士利用我校網絡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情況🪕。
(2)網絡或信息系統通信和資源使用異常,網絡和信息系統癱瘓👱🏿♂️、應用服務中斷或數據篡改、丟失等情況👅🧎♂️。
(3)網絡恐怖活動的嫌疑情況和預警信息。
(4)網絡安全狀況、安全形勢分析預測等信息。
(5)其他影響網絡與信息安全的信息👨🏽🎓。
(二)預警處理與預警發布
1.對於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系統管理員應立即采取措施控製事態🥒,並在2小時內進行風險評估,判定事件等級並發布預警。必要時應啟動相應的預案,同時上報上級領導🟤。
2.領導接到匯報後應立即組織現場救援,查明事件狀態及原因,技術人員應及時對信息進行技術分析、研判,根據問題的性質、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報級別。
(三)先期處置
1.當發生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時,及時請技術人員做好先期應急處置工作並立即采取措施控製事態,必要時采用斷網🏬、關閉服務器等方式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同時向上級信息安全領導小組通報。
2.相關領導在接到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發生或可能發生的信息後,應加強與有關方面的聯系😋,掌握最新發展態勢。對有可能演變為Ⅲ級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技術人員處置工作提出建議方案,並作好啟動本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信息安全領導小組根據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發展態勢,視情況決定現場指導、組織設備廠商或者系統開發商應急支援力量,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對有可能演變為Ⅱ級或I級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要根據教委要求,上報教委有關部門,趕赴現場指揮、組織應急支援力量,積極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四、應急處置
(一)應急指揮
1.本預案啟動後👨🏻🦯➡️,各級領導要迅速建立與現場通訊聯系。抓緊收集相關信息,掌握現場處置工作狀態,分析事件發展趨勢,研究提出處置方案,調集和配置應急處置所需要的人、財🌷、物等資源,統一指揮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置工作。
2.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的🧍♀️🧔♂️,立即在現場開設指揮部🧑🍳,並提供現場指揮運作的相關保障。現場指揮部要根據事件性質迅速組建各類應急工作組🤱🏽,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二)應急支援
本預案啟動後✩,可根據事態的發展和處置工作需要,及時向上級主管單位申請增派專家小組和應急支援單位🪈,調動必需的物資、設備🩰,支援應急工作🐌。參加現場處置工作的有關人員要在現場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協助開展處置行動。
(三)信息處理
現場信息收集、分析和上報😁。技術人員應對事件進行動態監測、評估,及時將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損失情況及處置工作等情況及時報領導小組,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符合緊急信息報送規定的,屬於I級🕷、Ⅱ級信息安全事件的,同時報教委相關網絡與信息安全部門。
(四)擴大應急
經應急處置後,事態難以控製或有擴大發展趨勢時💃🏼,應實施擴大應急行動💂🏻。要迅速召開會議,根據事態情況,研究采取有利於控製事態的非常措施,並向上級主管部門請求支援。
(五)應急結束
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經應急處置後,得到有效控製,將各監測統計數據報信息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提出應急結束的建議,經領導批準後實施。
五👰🏽♂️、後期處置
(一)善後處置
在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緊組織搶修受損的基礎設施📺,減少損失,盡快恢復正常工作,統計各種數據👚🧒🏿,查明原因,對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以及恢復重建能力進行分析評估👤,認真製定恢復重建計劃,迅速組織實施。
(二)調查和評估
在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組成事件調查組,對事件發生及其處置過程進行全面的調查,查清事件發生的原因及財產損失狀況和總結經驗教訓🤙🏿,寫出調查評估報告🫄。
六、應急保障
(一)通信與信息保障
相關人員應保證電話24小時開機𓀂,以確保發生信息安全事故時能及時聯系到位。
(二)應急裝備保障
各重要信息系統在建設系統時應事先預留出一定的應急設備💻,做好信息網絡硬件、軟件👩🏿🚒、應急救援設備等應急物資儲備工作👨🏻🔬。在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發生時,統一調用🦚。
(三)數據保障
重要信息系統應建立容災備份系統和相關工作機製🐩,保證重要數據在受到破壞後🔬,可緊急恢復🏋🏼♀️。
(四)應急隊伍保障
按照一專多能的要求建立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保障隊伍💇♀️。選擇若幹經國家有關部門資質認可的🪮👨👨👧👧,具有管理規範、服務能力較強的企業作為我校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社會應急支援單位,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必要時能夠有效調動相關單位的保障力量,進行技術支援。
(五)交通運輸保障
應確定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應急交通工具😫,確保應急期間人員、物資、信息傳遞的需要,並根據應急處置工作需要👠,統一調配。
(六)經費保障
網絡與信息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資金👨👧👧,應列入年度工作經費預算📇,切實予以保障🐚。
七🤦🏼♂️、監督管理
(一)宣傳教育和培訓
要充分利用各種傳播媒介,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有關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開展預防、預警🍶、自救、互救和減災等知識的宣講活動,普及應急救援的基本知識😲👨🏼🍳,提高我校信息安全防範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將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流程等列入院系部門的培訓內容🚰🪔,增強應急處置工作中的組織能力🔘🖕🏼。加強對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技術準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防範意識及技能。
(二)預案演練
建立應急預案定期演練製度。通過演練👳♀️,發現應急工作體系和工作機製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三)責任與獎懲
要認真貫徹落實預案的各項要求與任務🚣♂️,建立分級布置🥘、監督檢查和獎懲機製。
八🔼、附則
(一)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實訓中心製訂,報校領導批準後實施。
結合信息網絡快速發展的特點和我校實際狀況,及時修訂本預案👨🏿🔬。
(二)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實訓中心負責解釋。
(三)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